铺子临街,有一间半大小,左边挨着一个卖糖水的小铺,右边是一个有些规模的当铺。

    当初买下铺子时,里面的柜台还没有运走,都是用好料子打的,十分结实牢固,云歌就多加了二两银子连同桌椅等一起留下了。

    两家人把铺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,花五钱银子新打了几把铜锁,将货物全部运到铺子里锁好,又去订做了牌匾幌子。

    云歌取的名字,白鹤明提的字,“行善居”三个大字在黑漆木底上分外显眼,一看就知道瞄准的是什么客户群体。

    开业这天,云杜仲提前买了红布和爆竹,请了这些年跑生意积攒下来的友人,云老太也把素日有交情的人请了一遍,白鹤明和云歌初来苏州府城没什么故交,只给原学政、余商人还有几个聊得不错的同榜秀才送了帖子。

    白鹤明是新鲜出炉的院试案首,能来道贺的人都来了,无法亲至的也托人送了礼物,一大早铺子门口就热热闹闹的,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围观。

    学政府上派了大管家过来,送了一帘装裱好的学政亲笔写的“行善济世”的竖幅,云杜仲忙踩着板凳亲手挂在铺子刚进门的墙上,有这幅四品官员写的字挂着,寻常人绝对不敢来铺子里找事情。

    到了算好的吉时,柏仁把爆竹搬到门前路上,拿线香点燃,噼里啪啦的响动里,云歌和白鹤明一起把牌匾上的红布摘下,清晨的阳光照亮崭新的牌匾和齐整的铺子,云歌舒了口气,有种充实的成就感。

    放完炮仗,行善居就算正式开业了,同条街上不少商户备了份小礼上门认人混交情,云老太怕云杜仲和葛氏撑不住,叫上孙子柏仁一起招待上门的客人。

    云歌和白鹤明见铺子运行的井然有序,没有一直挤在里面,只留下二儿子谦川多看看多学学,以后他得在两边常跑,对铺子的事务要熟悉。

    “这附近商铺多,咱们趁走前多逛逛,给你买几本县里没有的书,还得买些礼物带回去送人。”

    白鹤明点头,“我这趟院试得了不少族长的帮助,要给族长单独备一份礼,还要给替我担保的那位廪生备一份。”

    别人帮了你忙,就算人家没说要什么回报,你成功后也要表示一下,这都是礼数。

    “那给其他人的礼从我们这些天收到的礼物里挑,给族长和那位廪生的单独买合适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,都听你的。”所有的银钱和收到的礼物都在云歌手里,白鹤明自无不可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逛了一大圈回家后,云歌和妙儿开始收拾回去的行李,回的时候比来的时候多了不少东西,主要是收的礼物和特意采买县城不好买到的东西,头花、书籍这些要拿出来单独打包,免得不小心压坏了。

    之前云歌手里的银子攒到了一百二十两,买铺子花了八十两,之后买药材、大瓷罐、家具柜台、订做牌匾这些又花了七八两,现在手里还剩下三十二两余一些。

    云歌想到带着一大堆银子回程既不方便又不安全,况且明年五月他们还要再来苏州,就没有去兑换那三十两的银票,而是用油布小心包住,放入缝在里衣上的贴身口袋里。

    云歌背过人清点完银子,来到外面,发现妙儿正坐在一堆行李前,手里拿着那支海棠样式的通草花簪发呆。

    “想什么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