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业点头道:

    “是啊,岳飞出马是能行的,可岳飞没机会啊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,臣觉得王庶的计策其实也挺好的,可赵构恐怕是不会采纳其中任何一计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赵匡胤和赵德芳父子的脸色都变得僵硬。

    杨业说的其实一点都没毛病。

    计策再好,拍板的人不采用,有什么意义?

    计划成不了现实,那就只能是虚无缥缈的“如果”。

    讨论“如果”,简直就是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赵匡胤吐出一口气,环视一圈在场众人,沉声道:

    “还是得加强军事,必须要加强!”

    群臣齐齐点头。

    就连一直以来都对武将没好感的许多文官,也认同了这个看法。

    实在是赵构这一路过来的历程,太屈辱了!

    又不是每个文人都没有血性。

    正常的华夏人,读历史上的辉煌事迹越多,就越接受不了赵构这个屈辱的大宋。

    是,赵构确实是后代大宋,不是现在的大宋。

    可他们难道希望子孙们生活在那样的大宋吗?

    一个只能卑微求和,一个有血性的臣子会被疯狂打压的年代?

    答案当然是——不。

    没有人愿意让子孙后代生活在那样的大宋之中。

    那就必须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