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页无法加载
翻页 夜间
影魂之人小说文学>玄幻奇幻>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> 第4章
      第三章对属下说“不”与“是”的奥妙

      对属下说“不”的分寸——反对而不针对

      1、不要无休止地纠正下属错误

      下属犯了错误,作为领导,纠正其错误,及时指出他的不对是应该的,但是有一点要注意,就是要把握指出的分寸,不能大事小事都对属下说“不”,如果某一段时间里,你不断地试图纠正某个下属的错误,这就意味着,要么是他已无可救药,要么就是你故意针对他。如果是前者,就把他解雇了事,犯不着多费口舌;如果是后者,那就是你的错误了。

      (1)要表扬每一点进步,不论这个进步有多么微小。

      世上没人会把经常给人改正错误当饭吃的,如果你不得不经常给别人改正错误的话,那你就得对事不对人,就得想办法避免刁难和批评人的嫌疑,你要改正的是错误而不是人。

      例如,假如你有一个在小学念书的儿子,等他下一次把他的成绩册带回家来的时候,你看着成绩册对他说:“儿子,你的语文课没上好,是不是?分数有点太低了!”你观察他的反应,他的脸马上就会阴沉下来,说不定眼睛里还会含着泪水。你要想使他快乐起来,只需说:“不过你的图画和算术的分数还是很高的,我真为你而感到骄傲!”

      同样道理,如果你想让你的下属把工作做得尽可能的好,如果你想获得驾驭他们的卓越能力,你就得经常表扬他们,不管他们的进步有多么微小,只要有点进步就要马上表扬。

      (2)给你的雇员以超出他成绩的高度评价。

      如果你能够做到上面说到的那种只要有点进步就要给予表扬的做法,表扬别人就会成为你的习惯。不管什么时候你表扬了一个人,他就会有再让你表扬的欲望。当你表扬他的工作时,你就是给了他一个很高的荣誉。如果你为一个人制定了一个高标准,他就会知道他还没有达到,不用你去告诉他他自会去努力。但是如果你不为他制定一个标准,他就会没有任何目标,正像乔斯·伊图尔毕所说:“只有当对一个人的评价超过了他的成绩时,他才能感觉到那是一种荣誉。”

      (3)如果有必要的话,要紧接着进行第二次会晤。

      如果为了改正同样的错误还得需要一次会晤谈话的话,那就得需要采取更严厉的办法了。在第一次会晤时,所有你需要做的只是播种。第二次会晤,那就是耕耘的时刻。如果还需要第三次会晤,那就到了该收割的时刻,如果还需要第四次,那么,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,你确实不具备耕作的能力。

      (4)不要过于频繁地改正一个人的错误。

      像前面已经说过的,如果你不得不经常给一个人改正错误,那你就得检查检查自己了。很可能是你对那个人所抱的成见太深了,即便你可能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。如果是这样的话,表明你过于感情用事,你的判断难免有失准确。

      作为领导最后请牢记:如果你要纠正下属的错误,最好不要超过三次;三次以后,你可以想想别的办法了。

      2、批评时要适机

      批评是领导下属的手段之一,当然,批评本身就是对下属的否定,其作用在于让下属改正缺点,保持优点,寻找最佳的工作精神和方式。但是,倘若惟有通过批评,才能解决下属存在的工作问题,也是方法论的错误,这样的领导本身就应该得到反批评。

      假如一名领导专施批评,肯定会制造许多对立面,结果下属不是成了帮手,而是成了对手。毫无疑问,当你在准备批评下属时,切忌任性而为,不留余地。要知道,批评的艺术性在于能否批评、怎样批评、批评作用,而不在于批评至上。

      批评下属本已是一件值得反思的事情,在愤怒中批评下属更是绝不容许!因为,没有一个人能在愤怒中保持清醒的理智的头脑。

      日本著名公司学家德川家康曾说:“外来的敌人固然可怕,内部的人造反了,更可怕!”

      如果一个领导动辄迁怒,他的下属势难有信心替他工作,也许他心里会想:“在这种领导手下做事有什么意思呢?”喜欢发脾气的人,远比无能的人更容易遭致失败。因此,身为领导,首先要告诉自己不要轻易生气,德川家康上面所说的那句话,正好为此做一最好的注解。